SMILE RADIO 石川廣播文學

鄉土情

19 ‧ May
826

第一間台灣廟

先民渡海來台,歷盡千辛萬苦,目的是要求一個安身立命的所在,幸運的人,雖然可以安然上陸,不幸的人,卻不知有外多人葬身海底,辛運的人為感謝神恩保佑,大家就拾公金起廟, 廟不但是先民心靈寄託的中心,也是生活感情連結中心。  

台灣最早第一間廟不是在台灣,是在外島的澎湖,媽宮(弓)我並非澎湖在地人,地名講了音不準,請不要見怪,澎湖在地聽石川節目很多,澎湖人在本島傑出人才很多,澎湖媽宮澳的〝六妃廟〞,也就是現在馬公市正義街19號,天後宮俗稱叫媽祖宮(弓) 聽說馬公這個地名也是因為有這間媽祖宮的關係。  

傳說明朝時代,天啟四年以前,媽祖宮叫〝娘宮〞,鄭成功的反將叛賊,施琅稱之為娘媽宮.由明朝到清朝皆然,後來變成媽宮〞 馬公這個地名,研究歷史民俗的專家講,應該是媽宮叫了走音變做馬公,日本時代日本人講媽宮音似馬公,這是日本話變調的關係,有人如此認為,按照台灣人的閩南語是分漳州腔和泉州腔.

泉州人讀宮,漳州人讀(弓) os. 澎湖的歷史比台灣卡久,開發也比台灣卡早,不了解的人不知道澎湖比台灣卡久的歷史,澎湖早台灣至少400年以上,澎湖這間媽宮(弓)什麼年代建造,巳經無處可查,但是媽祖宮一定是台灣的第一廟,也是最早的第一間廟. 有一段時間,台南的大天后宮,和安平的開台天后宮,鹿港的天后宮,為了時代的先後爭執不休. 若和澎湖媽祖比起來.就像幼稚園比大學一般的小巫見大巫. 媽祖是討海人的守護神,媽祖傳說出世到滿月沒有嬰兒出生的號哭,名默娘,有一年,他的老父兄哥出海補魚,遇到颱風,下落不明,林默娘每天提著一盞風燈站在海邊,希望藉著這道微弱的光線,可以引導迷失的船隻,平安回航,他每日站在海邊,望穿秋水.

他指引了很多迷失的船隻,救了無數的人命.但是父兄沒消沒息,石沉大海. 林默娘也學會行醫救人,天生慈悲心腸,悲天憫人.在台灣人的移民歷史上,媽祖是安身符,唐山過台灣要度過台灣海峽,成敗生死皆由天安排,渡海前進,一定先到媽祖廟進香吃爐丹保平安,祈求一帆風順,有的是隨身帶一尊媽祖,用分身的方式揹在身上,有的是背帶符仔袋,或者揹一個香火袋保平安.

經過千辛萬苦,九死一生和大海的拼鬥,終於登陸到澎湖聽到澎湖有一間媽祖廟,大家保住皆感念媽祖的保佑. 一上陸就到媽祖廟跪著拜拜,很多感人的事蹟發生在這媽祖的恩澤,萬人敬仰.比起源,澎湖媽廟第一,只是名氣不盛。

北港朝天宮,新港奉天宮,鹿耳門聖母廟,澎湖的風景區,跨海大橋都比媽宮出名,除了研究歷史民俗的史學家會來捧場,一般觀光客,對國寶級的古蹟卻沒興趣,其實這座年久失修,歲月滄桑的古蹟值得我們去參觀了解,因為他是台灣重要的信仰文化的起點,是台灣人文化的重要資產,台灣人必須了解,澎湖人更不能不知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