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的原名叫打狗,是平埔族的原住民馬卡道族人的語言,打狗就是馬卡道語竹林的意思,當時生活在柴山上面的馬卡道人,從山上看相高雄市區,完全是一片青翠的竹林,所以取名為打狗。
打狗、打貓、阿猴、基隆這些台灣的老地名,都有一段使人思古幽情的傳說,但是因為包含著先民開墾台灣的精神,所以一講到鄉土情的時候,變成老阿公講古的好資料。高雄這個名詞,是一九二0年九月一日,台灣第八任的總督田健治野,根據在一九二0年七月二十七日公佈改定地方官治,依據勒令第二百十八條第一條規定,於當年九月一日及十月一日分別實施台灣地方制度改革,廢鳳山廳改制高雄州,將全台灣分為台北、新竹、台中、台南、高雄五州及台東花蓮兩廳,從此以同音的高雄代替打狗。
打狗另外有一個名稱叫做打鼓,以前日本海賊時常出現搶劫,當地的生番時常遭受侵害,所以用刺竹做成圍牆,以便防範外族人的侵入,竹圍的番語讀起來音像打狗,有一年,日本海賊漂流來到高雄,手比著坐立在港口的一座山,問人這是什麼地方,有人說是打鼓山,卻將打鼓山(台)唸走音變成高砂,所以江戶時代,日本人稱呼台灣為高砂。
明朝鄭成功時期(一六六0年代),鄭成功的部隊在打狗社有許多兵營,像前鎮、左營的名稱就是這樣來的,從此漢人來開墾的漸漸多了,原住民馬卡道人只好直接遷移。一八六0年天津條約開放淡水、安平為通商港口,而打狗當時是安平的附屬港,所以也對外開放、打狗從此漸漸繁榮起來。
一八六六年,英國派人設領事館在港口山頭(今西仔灣之紅毛城)打狗這個時候已經有國際港的形式,當時打狗的市區只是局部現在港口與旗津後兩岸以及哨船頭一帶,其餘的地方若不是鹽田就是荒野之地,當時以後壁港(今大溝頂)為界,北稱鹽埕埔,南稱鹽埔,現在高雄市仍存在這個有歷史色彩的地名。
高雄市“建市”在一九二四年十二月,並且同時成為高雄港務所,九十年的建設,高雄市和基隆市並稱為南北兩大港,今日高雄市是台灣第二大都市,而且是第一大港。高雄市中心是新興的都會區,所以古蹟少,要看古蹟要去市郊的左營,因為清朝的鳳山縣就是設在左營,有名的左營舊城就是台灣第一座正式的城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