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MILE RADIO 石川廣播文學

鄉土情

15 ‧ May
523

米是台灣主要的農產品,清朝時代,台灣的若是一年半收成一次,就能吃四、五年;日本統治台灣時,日本的米不夠吃所以需由台灣運往日本,也鼓勵台灣農民耕種;台灣米較長小較無粘性,日本人吃不習慣,日本人稱台灣米為『在來米』(本地米的意思);日本人把台灣當做米倉,日本人教台灣農民改良台灣米,種植適合日本人吃的米。   

日本的緯度高、溫度低、日照時間短,台灣氣候與日本相反,所以由日本輸入來台灣的稻米品種不適合栽種、水土不服,當時有個日本人,無意間在台北草山就是現在的陽明山巡視稻田,發現草山種植日本稻米種會成功;於是向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場報告,日本當局才在台北北投、草山、金山等地試驗成功;第一年銷往日本治神戶市場,因為好吃所以很多人搶著買;可惜這種米只有台北才能種植成功,不能推廣至全省,一直至1918年,日本人才研究成功,才全面性在蓬萊島生根,改良成功叫『新高米』也稱『新台米』;在1926年4月23日,日本米會於台北『鐵路飯』開第九次大會(鐵路飯位於現址館前路,但戰爭時被炸掉了);那時台灣總督府在大會上正式命名為『蓬萊米』,因為是在蓬萊仙島出產,現今所吃的『蓬萊米』是日本人研究栽培命名的,推廣『蓬萊米』的功勞者是日本人-『磯永吉』。

日本戰敗候,台灣政府感謝他的功勞,特別讓他留在台灣,他退休要回日本時,台灣政府特別送他一張一輩子吃台灣蓬萊米不用錢的功勞狀,感謝他對於台灣米的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