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MILE RADIO 石川廣播文學

鄉土情

15 ‧ May
620

北京話

北京話(有人習慣講國語)我認為講國語不適合,如果諸位承認大陸是您的國家就沒話講,若不是就有很大的矛盾,吾人應視之為官話較合適,大陸之北京話與台灣的北京話在口音腔調已經有莫大之差別。

剛有大陸電視節目之時,總是不習慣彼岸的字正腔圓,國民政府治理台灣推行北京話政策,經過50多年,與台灣人之母語混合,已經演變成與大陸不同之〝台灣國語〞,比如(國)一隻豬,有人唸成(國)〝一株姿〞 〝人之初〞唸做〝能株粗〞,〝老師〞變〝老輸〞 過去大家會莞爾一笑,而今反而親切,像林洋港的台灣國語就是大家公認最有鄉土魅力的。

〝國語政策〞是有政治目的的,因為國語政策造成現在的年輕人不會講台灣話;台灣人不會講台灣話,就像美國人不會說美國話一樣,這是一種悲哀的國語政策,造成了人倫上很大的障礙,阿公阿媽聽不懂孫仔說些什麼,阿媽叫孫仔去買豬肝,孫仔聽不懂走去釣具行買釣竿;我笑說,清明祭祖,你說些什麼,祖先聽不懂,是不是真悲哀?

台灣話很多已失去原味! 比如台灣人講「相輸」,有的用北京話翻譯成「打賭」,「參加」講「參與」,相對的,台灣化的北京話,現在媒體上亦愈來愈多,比如「賭爛票」、「無三小路用」、「鴨霸」、「大俗賣」、「槓龜」、布袋戲的藏鏡人「祕雕魚」,這都是經常看到的;外來語在台灣也挺活潑的,比如「馬殺雞」、「作秀」、「黑輪」、「甜不辣」、開車的「運匠」、「秀逗」、「大哥大」、「波霸」等。

語言是一種交流之工具,並沒貴賤之差別,多學一種語言,你便增加一些朋友,事業空間也愈大,不要放捨自己的母語,最好是北京話會講,台灣話也能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