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三十七年,唐山有一位名叫郁永河的人來過台灣,回去後他寫一本書叫做「裨海記遊」,書中提起台灣無馬,交通全靠牛。
古代,在台灣,牛是很貴重的,清朝政府下令禁止殺牛,吃牛肉,以前還用石碑刻明。不但官方,民間也很珍惜牛。
比如新竹竹東,每年農曆六月十五日是「牛生日」,這一天牛必須休假,不用再耕田,以前有人說這一天是「過半年」,要搓湯圓祭祖,同時也要分給牛吃。
嘉義縣太保鄉北新村有一個地方叫做「水牛厝」,有一間廟供奉水牛,叫做水牛廟。
過去台灣的交通除了牛車以外,還有一種一輪車叫做光餅車,這是民間通用的交通工具,到清朝年代轎子成為最普遍的交通工具。一般的轎子都比較樸素沒什麼花樣,新娘與官員所坐的轎就比較華麗。
屏東市的媽祖廟「慈鳳宮」中有一塊石碑。上面有記載趣味的記事。原來過去轎夫常常欺負旅客,官府為了要防止這個事故,於是設立公轎保護旅客的權益,可是一設立就被轎夫燒掉,屏東媽祖廟內那塊石碑就是記載這件事。
同治年間,福建船政大臣沈葆禎,在台灣淡水和福州馬尾之間舖設海底電線,同時買進輪船,與英商輪船競爭生意。台灣的交通一鼓做氣的進步起來。當初輪船進口時,許多人不敢坐,寧願坐柴船,因為他們看見輪船會吐煙,深怕會燒起來,會爆炸。當時輪船客人少,於是滿清政府用輪船免費載應考的學子去福州赴考舉人,因為台灣只有考秀才而已。
台灣鐵路的興建是在光緒十六年,起先是上海暴動,民眾將淞滬鐵路的鐵路挖起來擲在長江,因為反對鐵路的舖設,劉銘傳認為太浪費,核准拿來台灣運用,同時請英國工程師指導,也向德國購買了一些材料,路線是由基隆海邊行向要去野柳的公路,遇山轉變到獅球嶺挖一個山洞,然後過鶯歌石向台北而行,這與今日的路線有所不同,今天的路線是日本時代變更的,而當初那台火車頭。還放在台北新公園的涼亭。獅球嶺的舊隧道也保留著,洞口還有劉銘傳的題字,現在成為重要的古蹟了。
鐵路到台北後,車站設在淡水河邊,也就是今天的長安西路底的南方,本來路線要經過艋舺,但是當地的仕紳反對,提著蓋龍山寺廟印的呈文交給劉銘傳,劉銘傳只好妥協改變路線,向北行經過大橋到三重埔、新莊再往桃園。
這是光緒二十年的事情。台灣鐵路成立的起初,老百姓是怕火車爆炸不敢搭乘,官方為了鼓勵大家利用火車,允許\以郵票代替車票,不必到站買票,所以當年的郵票就印有可通用火車票的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