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MILE RADIO 石川廣播文學

民俗佚史

20 ‧ Mar
413

歷史篇16

西元一六三一年,荷蘭人得到鄭芝龍的答應,將當時在飢荒,戰亂不安的福建,廣東沿海的居民運來台灣,這是使台灣開拓史加速前進的一次集體移民行動,這是台灣最大量的移民,過去荷蘭人幫忙台灣移民有功勞。

一六三一年四月,荷蘭人有這樣的記載:以船隻載運中國人一七o名來台灣,還有千餘人要求搭船,因為船超重,無法運送,長官認為如果中國人有能為,也可以考慮再派一、二台船隻運送。

明朝來年,中國在一片戰亂中,萬里長城以北的女真族已經數次兵臨城下,昏庸無能的明朝皇六神無主,宮廷內的錦衣也爭權奪位,受害的只有人民,沿海的漢人只好另外找出路,他們聽說台灣島有很多人過去,但是必須橫渡兇險的黑水溝,可能會葬身在海底,但至少那是一個新的希望,比在明朝黑暗的統治下,因為戰亂,飢荒而死好的多呀!!荷蘭船無法全數載運,移民開始自已找船,帶著湄洲媽祖的神像,帶著一家大小,冒險渡海來台灣。

來台灣的漢族移民,耕作是主要的工作,除了農具以外,牛是非常重要的助力,但是渡海所坐的船隻,並無法負擔牛的重量,所以,在當時的台灣,牛是十分珍貴的,一直到一六四四年到一六五一年的中間,荷蘭傳教士格拉維斯從印度買一百二十隻黃牛,台灣島上黃牛不是土產,是外國進口來的,這一百二十隻黃牛,是荷蘭人作為繁種(生炭)用的,他們在南北設置二個牛頭司專門管理這些牛,到清朝初年,台灣的野牛成群,這些都是比較兇猛的印度黃牛,是以前荷蘭人放生的。

有牛之後,為本省的農業帶來了發展,一望無際的土地,開拓出一區一區的稻田,菜園,那情景應該是農業社會常常看見的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台灣有水牛是清朝以後,從中國大陸輸入的,它的特性主來搬運重物。 漢人的移民群漸漸湧入台灣,這片由不同族群所聚集的美麗島,可惜那時候沒人出來領導,台灣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,否則台灣也不會變成被外國統治的命運,時也,運也,命也,一切皆是命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