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MILE RADIO 石川廣播文學

民俗佚史

20 ‧ Mar
425

歷史篇05

文化協會在島內為農民舉行講座,促使各地農民自覺,當時蓬萊米試種成功,給全島的蔗農帶來嚴重的影響,使他們感覺必須要團結一致來保護自己的利益,以免受到製糖會社的剝削。

一九二五年六月,蔗農組合(工會)在二林成立,各地蔗農也紛紛的響應想要搶走他的土地的資本家激烈的鬥爭,結果得到勝利。

陽淕就是這個活動的一份子,他是留日的學生,曾以送報伕的小說,勇奪日本小說大賽的第二名,此篇小說是反映被壓迫的少數民族的心聲,他是台灣人時代很重要的文學家。

光復後,因為『和平宣言』這事件,被監禁在綠島十二年。一九二六年六月,台灣農民組合正式成立,會員有兩萬四千一百多人。在農民運動的刺激下,想要改革的文化協會幹部同時也分裂。

林獻堂蔡培火極力主張照過去的活動,就是文化活動,王敏川、連溫卿卻是主張改為農民運動,蔣謂水主張全民運動。結果老幹部退出文化協會,在一九二七年(昭和二年)七月,在台中合組台灣民眾黨,這是日本時代台灣人第一個政黨。 他們的口號是『同胞需團結,團結真有力』。到一九三0年八月,民眾黨又進一步分裂。

因為內部的謝春木、廖進平等主流派越來越偏激,總督府的壓迫也日漸加強,蔡培火這些溫和派的人就宣告脫離民眾黨。不出所料,民眾黨在一九三一年(昭和六年)二月被下令解散,謝春木逃回去中國,蔣渭水在八月病死,溫和派在八月成立台灣地方自治聯盟,推林獻堂為顧問,繼續要求地方自治和請願設置台灣議會。

一九三七年(昭和十二年)中日戰爭爆發,台灣進入緊急備戰狀態,總督下令停止一切請願,公開集會的政治活動,『台灣地方自治團體聯盟』,亦草草自動解散了。

日本時代的台灣人政治運動也全部結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