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有一句俗語講的好「台灣人放尿攪沙也抉做伙」(台),這句話意思是說台灣人不團結,幾百年來台灣人始終沒從這句話中得到教訓,歷史不斷的重演,真叫人痛心。
過去移民為了要爭奪土地,分派系,例如:客家人、閩南人、原住民……彼此用武器互相爭奪,流血衝突事件不斷發生,甚至有漳州和泉州人為爭奪土地集體互相殘殺,更可悲的是不同姓氏的族群也互殘,古老的台灣真正是流血衝突不斷,而清朝政府便是利用台灣人此一弱點,隔山觀虎鬥的分化台灣人的團結! 葛瑪蘭便是現今的宜蘭,1976年(嘉慶元年)漳州人得到官府的特別允許,和一群漳、泉州的流浪客家人進入葛瑪蘭開墾,當時的葛瑪蘭是一未經開墾的蠻荒之地,漢族移民一直不敢進入侵犯,那時和人來到基隆山(現金九份金瓜石一帶)便不敢再深入,因為聽說這兒有平埔族,而平埔族個個驍勇善戰,具馘首的威脅性。
吳沙帶領流浪的移民小心繞過三貂角,看到離海數理的龜山島,然後進入草原,想不到平埔族早已埋伏,吳沙的人被平埔族殺的死傷無數,吳沙知道平埔族非易與之人,便轉而向平埔族婉轉求和。
宜蘭的平埔族就是葛瑪蘭族,他們堅持不和吳沙講和,吳沙只好失望的暫停開墾葛瑪蘭的計劃,他詳細考慮之後深知勢必要跟平埔族先建立友善的關係,然後在慢慢商討開墾的事宜,吳沙開始以唐山運來的食物和平埔族做交易,然後將平埔族的土產鹿皮、鹿肉、魚乾、等東西賣給漢人,漸漸因為如此老實的做生意,於是便成平埔族和漢人之間交易的橋樑,因而得到平埔族人的信任, 吳沙做生意很是公道,就這樣在平埔族的出入更加方便,在一次葛瑪蘭流行病傳染之時,平埔族人死了許多人,族中的巫婆亦手足無措,眼看著族人一個個的死去,就在這時,吳沙挺身而出,以唐山的藥草救活許多的平埔族人,因為這樣的事件,平埔族人將吳沙當作是個活菩薩,終於答應讓吳沙率眾進入葛瑪蘭開墾,在台灣史上吳沙是第一個進入葛瑪蘭開墾的人。